由于添加稳定剂后,使改性沥青中的聚合物相与基质沥青相之间形成一层稳定的相界面吸附层,降低相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加 两相之间的亲和力;从而促进两相之间的相容。实验取样在荧光显微镜上观察:发现已看不到聚合物颗粒的影像,并在指标测试后结果表明:其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有较大的提高。在大量的实验和应用后证明在添加使用改性沥青稳定剂后,可以节省SBS 的掺量,并且保证改性沥青的品质。 由于基质沥青含有较多的极性化合物,SBS则属于非极性化合物,并且SBS的粘度大,易聚集在沥青上部;而沥青则相反,易沉 于下部,产生分离现象出现离析。这种不稳定性对规模化生产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和长途运输是不利的,甚至是徒劳的,尤其在长途运输销售更不容易解决。当添加改性沥青稳定剂后:由于改性沥青稳定剂的作用已降低了基质沥青与SBS之间的界面能,也促进了SBS相的分散,并阻止了SBS的凝聚,强化了相间的粘结。 沥青稳定剂的性质 路面结构因素:不同类型路面结构有不同的受力状态和成型机理。随着面层混合料设计空隙率的增加,要求沥青粘结力更强,软化点、度及粘附性更高。水影响因素:为避免沥青路面的水害,要求路面整体应满足密水要求,并通过沥青与集料粘附等级,混合料水后强度和冻融劈裂试验时沥青膜脱落指标等来保证使用沥青材料的水稳定性。 施工和使用沥青老化因素:一般沥青加温和混合料搅拌和施工温度可达160~165℃,因此在沥青技术指标中均有163℃、5h薄膜加热后沥青试样相关指标的变化表征沥青老化的可能性。沥青材料在使用中的老化与空气、紫外水的共同作用有关,主要影响沥青路面表层,传统沥青技术标准未列入相关指标,美国PG标准列有压力老化试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