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现浇盲道材料冬季施工需确保环境温度≥5℃,采取保温措施,避免低温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夏季施工需控制环境温度≤35℃,采取遮阳、洒水等降温措施,防止材料过快失水开裂。养护要求包括覆盖保湿、定期洒水、避免踩踏污染、检查固化情况及缺陷修复等,具体周期根据材料类型和环境条件调整,普通混凝土需延长养护时间,高强度聚合物材料可缩短周期。
一、冬季施工要求
温度控制:
- 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5℃以上,避免低温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 如必须在冬季施工,需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如使用加热设备提高环境温度。
材料保护:
- 原材料应规避受潮、雨淋、日晒和杂物污染,确保材料质量。
- 拌合料应置于阴凉处,避免冻结。
施工时间:
- 聚合物现浇盲道不建议冬季施工,因低温可能影响材料固化效果。
- 若必须施工,应缩短拌料时间,每次拌料宜于15-20分钟内用完,防止材料在搅拌过程中冻结。
二、夏季施工要求
温度控制:
- 施工环境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避免高温导致材料过快失水开裂。
- 高温天气时,需采取遮阳措施,如搭建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
保湿养护:
- 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
- 每日早晚各洒水一次,确保养护期间环境湿度适宜。
施工时间:
- 避免在雨天或大风天气施工,防止雨水冲刷或大风影响施工质量。
- 高温时段应暂停施工,选择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
三、养护要求
覆盖保湿:
- 施工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或湿布,保持表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导致开裂。
- 覆盖材料应紧密贴合盲道表面,避免空气进入。
定期洒水:
- 每日至少洒水2-3次,高温天气需增加频次,确保表面持续湿润。
- 洒水时应均匀喷洒,避免局部积水或干燥。
避免踩踏:
- 养护期间禁止行人或车辆通行,防止盲道表面受损。
- 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避让。
检查固化情况:
- 养护3-5天后,检查盲道表面是否已初步固化。
- 若表面干燥但内部未完全硬化,需继续保湿养护。
缺陷修复:
- 如发现表面裂纹或气泡,需及时修补,确保盲道平整度和完整性。
- 修补材料应与原盲道材料一致,确保修复效果。
清洁表面:
- 养护7天后,清理盲道表面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清洁。
- 使用软质刷子或吸尘器进行清洁,避免划伤表面。
密封处理:
- 涂布专用密封剂,增强盲道的耐久性和防水性,延长使用寿命。
- 密封剂应均匀涂刷,避免漏涂或堆积。
四、养护周期
常规养护周期:
- 常规养护周期为7天,期间需持续保湿并避免踩踏。
- 7天后进行清洁和密封处理。
特殊环境养护周期:
- 若施工环境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养护周期可延长至10-14天,确保材料完全固化。
- 高温、干燥环境需延长养护周期,防止材料过快干燥开裂。
快速固化材料养护周期:
- 采用快速固化型材料时,施工完成后2小时即可开放交通(如现场加铺型连续盲道)。
- 常温下(10℃-35℃),表干时间为6小时,完全干燥需18小时,养护18小时后可开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