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卖家服务时间

9:00--17:00

ER2319 铝合金丝材:金属 3D 打印的高强耐热解决方案

在金属3D 打印向大尺寸、高性能构件制造升级的进程中,Al-Cu 系铝合金凭借优异的热处理强化潜力,成为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领域的核心材料选择。ER2319 铝合金丝材作为专为 3D 打印定制的 Al-Cu-Mn 系焊丝,以精准的成分调控适配电子束、冷金属过渡(CMT)等主流打印技术,凭借低密度、高强度、耐热性强的综合优势,为航天器燃料箱、发动机部件等关键构件的高效成形提供了可靠材料支撑。

靶向打印的成分体系:强度与工艺的双重赋能

ER2319 丝材的成分设计深度契合 3D 打印逐层熔凝的技术特性,通过核心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协同配比,构建起 "强化主导、工艺适配、缺陷抑制" 的性能体系。

铝(Al)作为基体元素占比达余量(约 92% 以上),以 2.7 g/cm³ 的低密度为基础,为构件轻量化提供天然优势,同时作为合金元素的载体保障整体结构稳定性。铜(Cu)作为主强化元素,含量严格控制在 5.8%-6.8% 这一关键区间,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沉淀强化机制实现性能跃升 —— 在打印后的热处理过程中,Cu 原子会以 θ(Al₂Cu) 相形式均匀析出,成为阻碍位错运动的关键强化单元,这是材料抗拉强度突破 400MPa 的核心机理。

锰(Mn)以 0.2%-0.4% 的含量发挥多重作用:一方面通过细化凝固组织减少热裂纹倾向,另一方面与 Cu 协同优化析出相分布,提升材料的抗塑性变形能力。钛(Ti)和钒(V)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分别以 0.1%-0.2%、0.05%-0.15% 的含量精准调控晶粒结构 —— 在电子束或电弧的高温作用下,Ti 优先形成细小的形核核心,余光工厂抑制柱状晶过度生长,V 则通过钉扎晶界进一步细化晶粒,两者协同使打印态晶粒尺寸控制在 10μm 以下,有效减弱各向异性。

对杂质元素的严格管控是保障打印质量的关键:硅(Si)、锌(Zn)等杂质含量控制在微量级,避免形成低熔点共晶相导致热裂;铁(Fe)含量的精准限制则减少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为后续热处理强化扫清障碍。这种精细化成分设计,使丝材既能满足打印过程的冶金要求,又为成形件的性能提升奠定了物质基础。

适配多源打印的工艺性能:低缺陷与高效率兼备

多技术兼容特性:覆盖主流打印场景

ER2319 丝材展现出对不同热源打印技术的广泛适配性,无论是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熔丝沉积,还是低飞溅的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均能实现稳定成形。在电子束打印中,直径 2mm 的 ER2319 丝材配合真空环境,可制备致密度达 99.3% 的块体材料,仅存在少量 5-15μm 的微小孔洞,完全满足航空航天构件对内部质量的严苛要求。

针对CMT 电弧打印技术,1.2mm 直径的 ER2319 丝材表现尤为突出:在送丝速度 4m/min、焊接速度 30cm/min 的参数下,电弧燃烧稳定,熔滴过渡均匀,配合 99.99% 高纯氩气保护(流量 25L/min),可实现 15 层以上的无裂纹堆积。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 Z 形电弧摆动(振幅 6mm、频率 4Hz)优化,其熔池流动性显著提升,气孔率从 0.56% 降至 0.39%,降幅达 30.4%,层间冶金结合强度同步提高。

低缺陷成形能力:P解打印质量痛点

ER2319 丝材通过成分与工艺的协同优化,有效解决了铝合金打印中常见的热裂、气孔等缺陷难题。其热裂敏感性低的核心优势源于双重机制:Si、Fe 等杂质的严格控制减少了低熔点共晶相的晶界富集,而 Ti-V 复合细化作用使凝固收缩应力均匀分散,在大尺寸构件打印中未观察到界面裂纹或宏观缺陷。

对于铝合金打印中难以避免的氢气孔,ER2319 丝材通过两点实现有效抑制:一是原材料中水分、油脂等含氢杂质的严格管控,从源头减少氢的引入;二是通过优化熔池凝固速度,使微小气孔在层间重熔时充分逸出,最终打印件气孔率可稳定控制在 0.4% 以下。此外,丝材提供 1.2mm、2.0mm 等多规格选择,适配从精密小件到大型结构件的差异化打印需求。

热处理强化的核心性能:满足严苛服役要求

力学性能:高强与均衡的完美结合

ER2319 丝材打印件的性能优势在 T6 热处理后得到极致发挥,经 "固溶 535℃/1h 水淬 + 时效 175℃/6h" 工艺处理后,横向试样抗拉强度可达 495MPa,纵向强度稳定在 420MPa 以上,余光焊材工厂相较打印态性能提升幅度超 150%。这种性能跃升源于微观结构的精准调控:固溶处理使粗大的初晶 Al₂Cu 相充分溶解,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时效过程则促使细小均匀的 θ 相析出,实现强化效果最大化。

在塑性与强度的平衡上,ER2319 表现尤为出色:CMT + 摆动工艺打印的试样伸长率可达 13.4%,断裂机制呈现韧性与脆性混合模式,既满足结构件的承载要求,又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硬度性能同样优异,热处理后试样硬度较打印态显著提升,且热影响区硬度波动控制在较小范围,保障构件整体力学性能均衡。

耐热与腐蚀性能:适配复杂工况

ER2319 打印件展现出突出的耐热稳定性,在 150-200℃工作环境下,θ(Al₂Cu) 相保持结构稳定,力学性能衰减率低于 5%,远优于普通 Al-Si 系合金,这使其成为发动机周边耐热构件的理想选择。在腐蚀性能方面,尽管 Cu 元素的加入对耐蚀性存在一定影响,但通过电弧摆动优化微观组织后,其在 3.5% NaCl 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界面区域的腐蚀不均问题有效缓解。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性能稳定性,在- 50℃至 180℃的温度循环中,经 500 次循环后打印件未出现裂纹或剥离现象,这种宽温域适应性使其适配航天器从地面到太空的复杂温度环境。

聚焦高端的应用场景:赋能关键构件制造

航空航天领域:航天器核心结构成形

ER2319 丝材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极具代表性,美国 NASA 及国内科研机构已将其用于航天器燃料箱、箭体连接环等关键构件的 3D 打印。采用电子束熔丝沉积技术制造的 2319 铝合金燃料箱,直径达 1.5m、高度超 3m,经 T6 热处理后抗拉强度稳定在 420MPa 以上,相比传统锻造件重量减轻 20%,且生产周期从 6 个月缩短至 45 天。余光焊材工厂在异种合金构件制造中,ER2319 与 ER5356 的组合打印已实现界面无缺陷结合,为航天器轻量化混合结构提供了新方案。

高端装备领域:动力系统部件制造

在高端装备领域,ER2319 丝材用于发动机支架、液压系统阀体等耐热承压构件的打印。某重型机械企业采用 CMT+PADV 工艺打印的 2319 铝合金阀体,经水压 10MPa 保压测试无渗漏,工作温度 180℃下连续运行 1000 小时性能无衰减,相较铸造件使用寿命延长 3 倍以上。其优异的热处理强化特性,使其可替代部分钛合金构件,实现装备轻量化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

核工业领域:精密结构件定制

在核工业领域,ER2319 丝材凭借低杂质、高强度的优势,用于核反应堆辅助系统精密结构件的打印。采用 1.2mm 直径丝材打印的冷却系统连接件,致密度达 99.5%,在中子辐射环境下服役 2000 小时后力学性能衰减率低于 8%,满足核级构件的严苛可靠性要求。

综上所述,ER2319 铝合金丝材凭借靶向 3D 打印的成分设计、多技术兼容的工艺性能及热处理强化的核心优势,成为金属 3D 打印领域的高性能材料代表。在航空航天轻量化、高端装备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中,其将持续赋能关键构件的高效制造,为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升级贡献核心材料力量。


详情:

规格参数

  • 行业分类:

    电工电气/焊接材料与附件/焊条

  • 产品类别:

    焊丝

  • 品  牌:

    余光

  • 规格型号:

    0.8-5.0mm

  • 库  存:

    5000

  • 生 产 商:

    邢台市余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 产  地:

    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生意有风险,请细致咨询,并做详细考察。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
生意宝对本网站刊登的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的风险需自行承担。

生意宝 - 基于行业网联盟的B2B社交电商平台.
Toocle.com - Widen your Trading Circle!

快捷展示

快速创建集企业介绍、产品服务、直播等一体的个性旺铺

全面营销

升级成企业号帮助企业搭建社交移动互联网智能营销平台

助推成交

自助开通商城,将智能营销平台、直播系统流量转化成交

生意宝超级旺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