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
行业分类:电工电气/焊接材料与附件/焊条
产品类别:焊丝
品 牌:余光
规格型号:0.8-6.0mm
库 存:5000
生 产 商:邢台市余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产 地: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在钛合金材料体系中,TA19 钛合金丝材(对应牌号 Ti-6Al-2Sn-4Zr-2Mo-0.1Si,属于近 α 型钛合金)凭借铝锡锆钼硅五元素的协同调控,成为兼顾 400℃中温强度与焊接可靠性的航空结构专用材料。与 TA18 侧重管路冷成形性不同,TA19 通过锡锆钼的复合强化实现中温抗蠕变性能,适配发动机压气机部件的焊接需求;与 TC4(α+β 型)的通用定位相比,TA18 以硅元素细化晶粒优化高温稳定性,400℃下抗拉强度比 TC4 高出 20% 以上,适配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机匣、涡轮导向叶片外环等中温承力部件的焊接需求,为航空装备的高温结构轻量化提供核心焊接材料支撑。
TA19 钛合金丝材的生产与应用严格遵循航空中温结构材料标准,核心符合GB/T 3623-2022(钛及钛合金丝)与GJB 2744A-2020(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丝材规范),针对中温场景,额外要求进行400℃×1000h 蠕变测试(蠕变变形量≤0.2%)与焊接接头高温拉伸验证(强度匹配度≥95%),确保丝材在高温长期服役下的结构可靠性。
化学成分上,TA19 钛合金丝材呈现典型的近 α 型合金中温强化特征:钛(Ti)作为基体金属含量约为 85.0%-87.0%,关键合金元素为铝(Al:5.5%-6.5%)、锡(Sn:1.5%-2.5%)、锆(Zr:3.5%-4.5%)、钼(Mo:1.5%-2.5%)、硅(Si:0.05%-0.15%),杂质元素严格限制为铁(Fe)≤0.20%、氧(O)≤0.15%、碳(C)≤0.08%、氮(N)≤0.03%、氢(H)≤0.010%。铝、锡、锆作为 α 稳定元素,通过固溶强化与弥散强化双重作用提升中温强度,锡元素能显著降低合金高温蠕变速率;钼作为 β 稳定元素,可降低 β 相转变温度至 980℃±10℃,改善焊接塑性;微量硅元素通过形成硅化物颗粒阻碍位错运动,进一步提升 400℃以上的抗蠕变性能。这种五元素设计与 TA18 的铝钒双元素体系形成鲜明差异,彻底转向中温承力导向;与 TC4 相比,TA19 以锡锆替代部分钒,铝当量控制在 9% 左右(Al*=Al%+1/3Sn%+1/6Zr%≈8.9%),在避免 α₂相析出的同时,大幅提升高温稳定性。
TA19 钛合金丝材的力学性能以 “中温强度突出、焊接接头稳定、抗蠕变优异” 为核心优势。其室温抗拉强度可达950MPa-1050MPa,屈服强度超过850MPa,400℃高温下抗拉强度仍保持在 800MPa 以上,分别比 TA18 高出 46% 和 55%,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匹配度达 98% 以上,完全满足中温承力构件的负荷需求。密度约为 4.51g/cm³,略高于 TA18 的 4.47g/cm³,比强度达 211MPa/(g/cm³),在中温材料中具备显著轻量化优势,可降低发动机压气机部件重量 10%-15%。
中温性能是TA19 的核心亮点:400℃×1000h 蠕变变形量仅为 0.12%,远低于 TA18 的 0.5% 和 TC4 的 0.3%;高温延伸率可达 12%-16%,在同类中温钛合金中表现优异,解决了高合金钛材高温脆性的难题。焊接性能方面,TA19 焊缝金属热裂纹敏感性极低,因钼元素的调节作用,焊接热影响区晶粒长大幅度比 TC4 降低 30%,焊后接头在 400℃下的延伸率仍保持 10% 以上,能抵御发动机启停过程中的温度交变应力。耐蚀性能同样可靠,在航空发动机燃油与滑油介质中腐蚀速率≤0.005mm / 年,满足 15000 飞行小时的服役需求。
TA19 钛合金丝材根据中温承力部件焊接需求,提供针对性规格选择,直径范围覆盖 1.0mm-6.0mm,常见规格包括 1.6mm、2.0mm、3.2mm、4.0mm 等,适配 TIG 焊、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等高精度工艺,尤其在发动机压气机机匣与涡轮外环焊接中应用广泛。供应形式分为盘状(长度可达 800 米,适配自动化生产线)和直丝(长度 2m-4m,适用于手工装配焊接),表面处理采用低浓度酸洗 + 钝化工艺,通过 HF4%+HNO330% 的水溶液去除氧化膜,避免过腐蚀影响丝材精度,表面粗糙度 Ra≤0.4μm,确保焊接送丝稳定与熔池均匀。
工艺性能上,TA19 钛合金丝材需针对近 α 型合金特性优化参数:冷加工时,因钼元素的塑性调节作用,单次变形量可达 25%(高于 TC4 的 20%),中间退火温度推荐 750℃-800℃,确保在 α 相区实现晶粒细化;焊接时,需采用超高纯氩气(纯度≥99.999%,露点≤-50℃)进行熔池、热影响区及背面的三重保护,防止高温氧化导致的性能下降。以直径 2.0mm 丝材的 TIG 焊为例,推荐焊接电流 90-110A,电弧电压 12-14V,焊接速度 70-90mm/min,层间温度严格控制在 250℃以下,避免热影响区脆化相析出。焊接后需进行 580℃×3h 的真空去应力退火,消除残余应力的同时稳定合金元素分布,使接头中温性能与母材保持一致。
凭借“中温强韧、焊接可靠、抗蠕变优” 的核心优势,TA19 钛合金丝材在航空发动机中温部件、航天器结构、高端燃气轮机等领域实现核心应用,成为高温装备的关键支撑。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TA19 钛合金丝材用于制造高压压气机机匣、涡轮导向叶片外环等核心焊接部件。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第 3-5 级机匣采用 TA19 丝材焊接后,可在 400℃高温与 15MPa 气压下长期服役,焊接接头无明显性能衰减,满足 15000 飞行小时的使用寿命要求;国产 CJ-1000A 发动机的涡轮导向叶片外环通过 TA19 丝材焊接成型,能同时承受高温燃气冲刷与离心载荷,400℃下的蠕变变形量仅为 0.08%,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
在用航空领域,TA19 钛合金丝材用于战斗机发动机风扇机匣、燃烧室支板的焊接。某型歼击机的风扇机匣采用 TA19 丝材焊接后,结构强度较 TC4 方案提升 25%,重量减轻 8%,适配高机动飞行中的温度波动;发动机燃烧室支板通过 TA19 丝材焊接制造,在 350℃-400℃的工作温度下保持良好韧性,成功通过 1000 次冷热循环试验。
在高端装备领域,TA19 钛合金丝材用于地面燃气轮机、核电设备的中温部件焊接。重型燃气轮机的压气机静子叶片采用 TA19 丝材焊接后,可在 400℃高温下稳定工作,抗蠕变性能较不锈钢提升 3 倍;核电用热交换器管板焊接构件通过 TA19 丝材制造,能抵御高温 coolant 腐蚀,服役寿命突破 20 年。
随着航空发动机对高温化与轻量化的需求升级,TA19 钛合金丝材的发展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成分优化,通过精准控制锡锆钼比例(Sn:2.0%-2.2%,Zr:4.0%-4.2%,Mo:2.0%-2.2%)并添加微量铌(Nb)元素,进一步提升 450℃下的抗蠕变性能,目标将 1000h 蠕变变形量降至 0.1% 以下;二是规格拓展,开发超细直径(≤0.8mm)精密丝材与大直径(≥8.0mm)高强度丝材,分别适配微型涡轮部件与重型燃气轮机焊接;三是工艺融合,优化丝材表面抗氧化涂层与送丝稳定性,适配激光增材制造与摩擦搅拌焊等先进工艺,提升中温构件的制造精度与寿命,助力我国大飞机发动机与重型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升级。
综上,TA19 钛合金丝材以 “中温强韧、焊接可靠、高温专用” 的鲜明定位,在钛合金材料体系中填补了 TA18(管路成形)与 TC4(通用强度)之间的中温承力材料空白,成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焊接的首选材料。未来,随着国产 CJ-1000A 等先进发动机的研制推进,TA19 钛合金丝材将在更多高温承力结构中发挥作用,为装备的性能突破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规格参数
行业分类:
电工电气/焊接材料与附件/焊条
产品类别:
焊丝
品 牌:
余光
规格型号:
0.8-6.0mm
库 存:
5000
生 产 商:
邢台市余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产 地:
中国河北省邢台市
快速创建集企业介绍、产品服务、直播等一体的个性旺铺
升级成企业号帮助企业搭建社交移动互联网智能营销平台
自助开通商城,将智能营销平台、直播系统流量转化成交